英国在导弹技术的开发历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,尤其是在空空导弹的研制方面。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,英国就已开始探索这一技术的可能性,然而配资官方平台,初期阶段所研发出的一系列导弹并未能达到实用标准。经过几年的努力,直到1957年,英国终于正式服役了第一款空空导弹,这款导弹被命名为“火闪”。
“火闪”的研发始于1949年,经过数年的设计与改进,1953年迎来了其首次试射。这款导弹被设计为一种近距离空空导弹,因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和作战需求,其主要目标实际上是当时较为笨重的螺旋桨大型轰炸机。不过,面对机动性强的战斗机时,“火闪”的打击效率却显得非常不足,无法满足现代空战的需求。
“火闪”的外观与传统导弹有所不同,给人一种“三枚导弹捆绑在一起”的印象。每枚导弹的重量约为150千克,长度近2.84米,由一个主弹体和附着在其前部上下的两台固体燃料助推火箭组成。导弹的转向则依靠主弹体上的X形方向舵进行控制,这种独特的设计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具有一定的创新性。
展开剩余61%该导弹采用雷达波束制导,主弹体本身没有推进动力,而是在发射时依靠助推火箭的强大动力迅速加速。发射后,仅需1.5秒,助推火箭便会被抛弃。这个过程中,导弹的飞行速度可以达到马赫2的惊人速度。同时,助推火箭的微喷嘴设计有意倾斜,以便为导弹提供必要的自转动力。此举不仅有助于飞行的稳定性,也旨在避免热废气对导弹接收雷达信号的影响。导弹内部装置有气瓶,负责为飞行中的气动陀螺仪和方向舵的伺服系统供电,以确保导弹在飞行过程中的导航精度。
一旦助推火箭被抛弃,操作手便需使用瞄准器持续地锁定和照射目标。导弹尾部的接收器能够不断接收发射机的信号,进而调节导弹的飞行姿态。其战斗部采用近炸引信,内部填充了7千克的炸药,爆炸时的威力足以对大型轰炸机造成严重破坏。然而,尽管这套制导系统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,它仍然存在精度不足的问题。对于灵活机动的目标来说,导弹往往难以保持锁定,并且由于缺乏自主动力,导弹的有效射程仅约3千米,实用价值受到严重限制。
综上所述,“火闪”的整体性能并不出色,英国空军通过一系列测试得出结论,发现即使在应对螺旋桨大型轰炸机时,其效率也令人生疑,更别提对抗快速的喷气式飞机了。尽管如此,“火闪”依然是英国历史上首款正式服役的空空导弹,总共生产了约300枚,并主要用于褐雨燕战斗机。然而,这批导弹的服役期相对较短,到了1958年,英军便装备了更为先进的德哈维兰“火光”红外寻的空空导弹,真正成为英军历史上第一款具备实战价值的空空导弹。
发布于:天津市同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